徐悲鴻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大師,藝術教育家,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、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。是20世紀中國美術的先驅,是功垂後世、影響深遠的藝術巨匠和一代宗師。其富於創造精神的大量作品,為傳統藝術的推陳出新開創了廣闊道路,對中國畫壇影響極大,被國際評論稱為 “中國近代繪畫之父”。他的史詩巨作《田橫五百士》、《徯我後》、《愚公移山》,以精湛技巧和中國氣派奠定了中國油畫的基石。其畢生為發展美術教育嘔心瀝血,培養了作為現今中國美術教育骨幹力量的大批優秀畫家,被世人譽為 “畫壇伯樂”。
他滿懷誠摯的報國志向和堅定的藝術理想,把中國美術傳統精華和西方美術優長融會貫通,創作了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美術作品,形成了 “中西融合” 的藝術風格。他堅持藝術直面人生、關切現實、表現生活,走出了中國美術的現實主義道路;他培養了大批優秀創作人才和美術教育中堅力量,為創立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做出了歷史性貢獻;他致力於藝術普及和國際傳播,極大地提升和擴大了中國美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。
徐悲鴻的生命軌跡始終與國家興亡、民族盛衰緊密相連。他的身上凝聚著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、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、不斷創新的藝術追求和愛護人才的伯樂風範;凝聚著獨立自強的浩然正氣和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。(石刻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央大廳)
深圳市徐悲鴻文化藝術中心於2022年經徐悲鴻之子、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慶平教授題名授權,在深圳文化部門指導監管下,于民政部門登記設立的非盈利社會組織,為北京徐悲鴻藝委會的官方派駐機構。旨在開展悲鴻精神在深圳及大灣區的傳播與弘揚,積極宣導看大師經典,學大師風範,用優秀的藝術作品感染人,用富有正氣的藝術作品教育人,推行美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的發展理念,讓徐悲鴻藝術精神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傳播。
積極探索徐悲鴻美育走進社區、學校、公園、園區及企業的多元傳播路徑,結合深圳“創意設計之都”與“美育之城”的定位,將徐悲鴻美育理念與地方發展需求相融合,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。致力於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需求有機結合,助力廣大市民及青少年群體樹立堅實的文化自信,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蘊與時代力量。
傳承悲鴻精神、弘揚中華美育、培育文化自信。
通過 “看大師經典、學大師風範” 的實踐路徑,讓悲鴻精神在粵港澳大灣區煥發時代活力,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播平台,助力新時代美育事業發展。
徐慶平 戴澤 廖鴻華 |
厲有為 忽培元 莊禮祥 李乾元 韓靜霆 |
王世禎 |
喬紅 |
徐慶平 | 徐悲鴻之子、徐悲鴻紀念館館長 |
戴澤 | 徐悲鴻重要弟子、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 |
廖鴻華 | 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|
厲有為 | 原深圳市委書記 |
忽培元 |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 |
莊禮祥 | 原深圳市委副書記 |
李乾元 | 原蘭州軍區司令員、上將軍銜 |
韓靜霆 | 原中央軍委空軍文藝創作室主任、文職將軍 |
張春生 | 香港紫荊雜誌社原總經理 |
王世禎 | 招商銀行創始人、首任行長 |
喬紅 | 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校友 |